最近看到日本「收納女王」近藤麻理惠提到,她生下三個孩子之後「有點放棄整理」這個新聞。
第一個腹黑反應是,終於也被生小孩壓垮了自己的人生堅持了吧,一定是因為沒有遇到生小孩這麼麻煩的事,才可以這麼開開心心地整理,保持完美優雅的形象(一開始就有預設立場跟幸災樂禍的心態)之類的,但認真看了這篇文章,才知道其實整理只是形式,整理的目的不是為了讓你心力交瘁,也不是沒整理亂七八糟又找到機會可以責備自己,也不是一味減少物品,或單純想要一個清爽整潔的空間。
整理的最終目標,是為了怦然心動地過每一天,擁有怦然心動的人生。
怦然心動的人生這個境界對我來說有點太高,所以我給自己的整理目標就會是,擁有讓自己開心生活的環境。畢竟要是你整理的很痛苦,那不如就不要整理,重要的是好好思考你想整理的背後動機是什麼。
農曆年前的時候,我決定要把從幼稚園到現在的一箱卡片、信、情書、雜物等等全部都大清理,東西去留的基準點會是,只要我看到這樣東西,感受是正面的就留下來,負面的就丟掉,沒感覺的也丟掉,不要再因為,這個東西很有紀念價值,或是這個東西丟掉好浪費(譬如根本沒壞的定情項鍊、飾品等等)而把它留下來。
以前的我可能會覺得:天啊!你竟然把別人手寫的卡片或信丟掉,你這個冷血的傢伙!
但我現在發現丟掉卡片這件事(形式)跟你心裡在不在乎這個人(內容)完全是脫鉤的,我留著這張卡片不代表我很喜歡在乎這個人,事實上有些卡片的人我已經忘記他的臉長什麼樣子了(以前還沒有智慧手機的時候,其實會有大量的卡片和紙條,同學間在節日也會用寫卡片的方式來互相連結,網路世代可能比較難想像,我自己也是因為這次整理才回想起沒有網路簡訊時,人類的社交方式),而把卡片丟掉也不代表我不在乎這個人,收到卡片當下的喜悅也不會因此消失或被否定。
簡單來說,主要希望透過這次清理可以釋放更多空間,七八分滿的書櫃或是空間會是讓我覺得舒適的環境狀態,當有更想要買的東西也不會因為,家裡放不下而無法擁有造成壓力。
另一個方面也希望斷捨離掉所有負面能量,當然還是會有內心無法割捨的物品,那也不用勉強自己丟掉,畢竟這次整理的重點是為了要擁有開心生活的環境,最後我清掉了90%留下了10%,房間也多出了兩個櫃子的空間,也有了新年新開始的好心情,神清氣爽。
但是,如果您想要和我聊聊,或是看完覺得有點意思,歡迎下方留言或是給個鼓勵吧 🥳